三色辉映绘新卷——江西省“四季村歌”展演暨永丰县“三月三”畲族文化旅游周全景扫描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色辉映绘新卷——江西省“四季村歌”展演暨永丰县“三月三”畲族文化旅游周全景扫描

2025-04-18 13:3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通讯员 曹孝平 曾进 )阳春三月,春光无限。孤江之畔的永丰县龙冈畲族乡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烈的时节。当《渔家傲》“雾满龙冈千嶂暗”的革命圣地——龙冈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畲族文化旅游周与江西省“四季村歌”展演相遇,一场融合畲族风情、红色记忆与生态发展的文化盛宴在此精彩上演,奏响了古老民族智慧与新时代乡村振兴“三重奏”的动人和弦。

蓝色畲乡焕发张力

3月31日,春风携着悠扬韵律的暖场歌曲《畲乡情龙冈美》拂过孤江大地。2025年江西省“四季村歌”展演暨永丰县龙冈畲族乡“三月三”文化旅游周活动,在吉安市政协副主席、吉安市文旅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攻坚战副指挥长邱秀华宣布下盛大启幕。

龙冈红色广场,龙鼓铿锵开场。畲族长老以最高待客礼仪“凤凰三点头”向八方宾朋敬茶。茶香氤氲间,祭祖仪仗队抬出珍藏的《高皇歌》古籍,非遗传承人用古畲语吟唱始祖传说,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将畲族的历史与文化娓娓道来。

龙冈畲族乡是江西省八个少数民族乡之一,近年来,以“三色龙冈”“三月三”为媒介,将民族文化融入时代脉搏。飞扬的歌声,吟唱乡村繁荣盛景;动人的旋律,奏响时代奋进乐章。多台摄像机对准舞台,数架无人机在龙冈红色广场上空盘旋拍摄。  

人间三月风光好,畲乡欢歌迎客来。在红色广场舞台上,身着绚丽多彩畲族服饰的畲民歌手,以歌为媒,《敬茶歌-唱起畲歌迎远客》《山歌美酒捧出来》《捱敬客佬一碗酒捱同客佬唱只歌》《美丽畲乡山外俏》……一首首以“繁荣乡村文化新生活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为主题的原生态“四季村歌”,是田埂上的童谣,是祠堂里的古韵,是新时代农民写给家乡的诗,更是凤凰图腾里的文化自信,令无数游客驻足屏息聆听。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四季村歌”唱响的不只是民俗,更是江西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协奏曲,畲民歌手用音符勾勒出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唱出乡村振兴的壮美诗篇。“永丰是江西省民族文化传承的沃土,红色资源拔节生长,绿色产业繁荣发展,蓝色畲乡焕发张力,畲汉民族同心合力,‘共富曲’悠远流长,成功打造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力作,已经成为文旅融合‘金名片’、团结致富‘金石榴’,”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社会事业处处长缪星宇坦言并寄望:“龙冈畲族乡立足特色资源禀赋,进一步搭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把‘三月三’畲族文化旅游周打造成为全省更具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抢抓发展机遇、共赢美好未来。”

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是畲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曾有“三日不吃饭可以,一日不唱歌不行”的说法。千百年来,龙冈畲族人借山歌诉说生活、传递爱意、鼓舞斗志,它也是情感交流、娱乐身心的桥梁。“哎呀嘞,三月初三人很多,我来龙冈唱山歌,山歌好比孤江水,越唱心里歌越多……”江西畲族山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世瑜,与刘清萍在孤江河竹排上对山歌,声彻山河、悦耳动听;还有孤江河水上“独竹漂”等传统非遗节目表演,引得游客纷纷举起手机拍摄;有的则为龙舟赛表演不停叫喊助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龙冈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畲族同胞演绎着绚丽多彩的文化,传承着别具一格的风俗,山山水水都散发着浓郁的畲乡风情。‘线下打卡’,我和会员们在这里拍的抖音视频,让音调激昂,韵味独特、歌声悠长山歌跨越山岭,在‘线上传唱’的当天累计播放量超500万人次;乌米饭制作、畲乡‘长桌宴’、畲族刺绣手工艺等直播,都吸引了10万+的人围观;曾经隐匿深山的民族文化,可以化作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演绎出更加精彩的‘畲乡故事’……”永丰县新媒体协会会长王福星眉开眼笑地说道。

畲族文化不仅是畲族人民的瑰宝,更是江西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的参与,龙冈畲族乡把畲言畲语、畲族山歌、畲族婚庆、宗祠故事会等搬进校园课堂,让年轻一代成为学习和传承畲族文化的‘主力军’,让这份独特的文化带到更广阔的天地,把畲族蓝化为江西民族团结的最美底色。

红色资源拔节生长  

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一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轨迹。“龙冈不仅是畲族文化沃土,更是中央苏区反‘第一次大围剿’决胜之地。2021年8月3日,CCTV 7国防军事频道首播《战旗-3》,专题回顾了《模范红十二团》的‘龙冈战斗’”在反第一次大“围剿”纪念馆里,讲解员万海红指向张辉瓒的雕像,向一拨拨的游客介绍:“1930年岁尾,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在龙冈,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并活捉其中将师长张辉瓒。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著名词篇《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上半阕出炉。”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龙冈烈士纪念碑前,红军学校师生的诵读声在山之巅回荡。

龙冈,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红色基因早已深植其中。在改造升级的反第一次大“围剿”纪念馆里,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可以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而5G全息投影技术,让历史更加立体可感,看着那一幕幕逼真的场景,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红色文旅离不开年轻一代的参与,为了让这段历史更加鲜活地展现在参加“三月三”乌饭节的人们面前,当地推出了原创舞蹈《红色摇篮》《精忠报国》《永丰畲族禾杠花舞》《畲山春》等;原创山歌《桃花流水故乡情》《喜事好运滚滚来》《歌唱教头好地方》《山歌一曲赞毛兰》等;歌舞让红色历史传播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红畲共建”模式助力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2024年龙冈红色旅游接待量同比增长65%,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

绿色产业繁荣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冈畲族乡风光旖旎,山地面积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美丽的孤江穿境而过,孤江水蜿蜒奔流着,犹如一根翡翠裙带飘飞在群山村落间,河两岸树木重绿叠翠、葱葱郁郁、飞鸟翔空、栖禽和鸣。

龙冈是畲族同胞聚集地,全乡共有畲族人口901户4300余人,分居在十个行政村,以羊石、胜丰、表湖三个畲族村居多,并以雷、蓝(兰)两个姓氏为主。依山而居龙冈畲族人,酷爱蓝天,以传统服饰的蓝色为基调,融合客家和当地其它文化种源。

汉畲两族同胞携手,共绘乡村振兴的画卷。跟着“蓝色民俗”畲族迎亲、禾杠花舞、花伞,还有英歌舞、傩舞、游龙、舞狮等展演巡游的队伍,处处可以看到文旅融合将文化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在龙冈龙凤步行街,山哈酒、茶油炸鱼包、煎薯包、蒸笼笋包等畲族特色美食,引得游客争相购买、美食博主纷纷拍摄。

“家人们看这个竹荪,吸饱了孤江两岸的负氧离子,煮汤鲜掉下巴!”在特色农产品直播间,返乡青年雷晓红正用畲汉双语直播。竹荪、藤茶、灶门鱼、山茶油等通过她的“直播带货”的方式,走出了大山。“过去山货靠人背马驮,现在手机就是新农具。”开播仅8小时,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30万元。

春日里,龙冈的油茶山葱郁。“我乡有高产油茶林6万多亩,发展林下经济草珊瑚、黄精等1000余亩,新建竹荪基地600亩,中药材和竹荪菌丝,在碳汇监测仪下正在悄然生长,这些生态农产品收获后,可带动全乡老百姓每年增收3400万元。”乡党委书记曾永平掰着手指,算起生态账说:“今后还要大力促进畲汉群众‘富口袋’与‘富脑袋’协同发展,真正实现‘林子变票子,空气变财气’。”

精准扶贫的春风吹遍大地,为龙冈畲族人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让游客的快乐加码,永丰县政府发放100万元消费券,使用范围为参与龙冈专区展销的老字号及“井冈山”区域公用品牌商户、龙冈畲族乡内指定商超、餐饮、住宿、美食小吃类商户。

勤劳的畲族同胞凭借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成功脱贫致富,畲乡村寨旧貌换新颜,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声名远扬,引得游客纷至沓来。张家车的“古樟林民宿”,“三月三”期间,民宿预订率达95%。“青山起舞,孤江欢唱,畲乡风情,美在龙冈……”,伴随着美妙动听的畲乡山歌,畲族姑娘在孤江河畔跳起禾杠舞,舞姿翩跹,笑若清泉,喜迎四方来客。

作者手记

“凤凰展翼三色染,且看新篇出龙冈。”当夜幕降临,篝火映红畲乡夜空,穿凤凰装的少女、戴红军帽的老者、持直播杆的新农人携手起舞。“民俗蓝、历史红、生态绿”景点交相辉映的畲汉民族兄弟家园,恰是龙冈振兴之路的隐喻——传统与现代碰撞,历史与未来交融,始终在赣鄱大地谱写出民族团结进步、老区振兴发展的新时代和声。

正如永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汤武妍所言:“‘三色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要在文化根脉中寻找发展动能,让每个民族都能在乡村振兴中绽放独特光彩。欢迎大家常来畲乡走走、亲身体验龙冈的历史之厚、山水之秀、民俗之美、康养之乐。”

 

【责任编辑:尹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