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以“警心”暖民心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江西德安:以“警心”暖民心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4-16 14:36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通讯员 方志荣 杨乃兴)从警徽闪耀的执法者到田间地头的“泥腿书记”,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驻德安县吴山镇红桥村第一书记方志荣用两年时间,带领红桥村和对口帮扶的石源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双双突破百万大关,成为德安县乡村振兴的“双星样板”。他以“初心、匠心、暖心、安心”扎根基层,用实干担当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躬身一线察民情当好基层“百事通”。驻村伊始,方志荣便扑下身子深入调研,带领工作队走村串户听民声、谋发展。通过群众会、板凳会与村民拉家常,向老党员请教、查阅村情村史,他迅速摸清村情民意,提出“一工一农一园”发展思路。截至目前,他结对帮扶脱贫户4户、监测户2户,帮助办理慢性病证34人,设立公益岗位7个,申报雨露计划12人,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铺就坦途惠民生勇当修路“急先锋”。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道路破损问题,方志荣积极争取资金、协调资源,带领村民修通便民路。新铺设的沥青路面拓宽加固,安装路灯和行车标识,既便利出行又改善环境。“现在运农产品方便了,晚上散步也安心!”村民的点赞背后,是方志荣带领工作队交出的暖心答卷。此外,他还争取九江市体育局支持,为村里安装健身器材,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深耕沃土谋产业锻造振兴“金钥匙”。方志荣深谙“产业兴则乡村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红桥村“稻田养蛙”生态种养项目通过“村合作社+投资商+村民”模式,年增收14万元;联合乡贤创办的江西博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激活石粉加工产业,年增村集体收入30万元。石源村通过茶苗种植、农产品销售精准帮扶,两村集体经济在2024年实现“百万突破”,成为全县乡村振兴标杆。

情暖柴门解民忧甘做群众“贴心人”。92岁的监测户方桂女逢人便夸:“方书记就像自家亲人!”驻村期间,方志荣自掏腰包消除其家中安全隐患,落实低保政策,并结对帮扶4户困难家庭。他开垦菜地供应村食堂蔬菜3000余斤,助农销售茶叶6万元、西瓜3000斤,每年争取帮扶资金近50万元,为村民购买“惠浔保”保险,用点滴行动焐热群众心窝。

法润乡村筑平安织密和谐“防护网”。依托公安专业优势,方志荣创新普法形式,开展法治宣传10余场次,调解纠纷30余起,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治安案件持续下降。他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打击侵害集体财产和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行为,为乡村织密平安网。

“驻村不是走秀场,振兴需要实打实。”七百多个日夜,方志荣的足迹遍布田间地头,从防汛抢险到帮困助学,他用沾满泥土的裤腿丈量民情,以“时时放不下”的责任感践行使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责任编辑:尹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