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座谈会圆满举行
7月19日,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座谈会在白云山光华公司圆满举行。此次座谈会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医药企业和学术界共同牵头举办的一次旨在传承和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盛会。云集了非遗领域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传承人等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中医药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陈杭,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非遗处处长何菲,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春波,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非遗处四级调研员许莉,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教授、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俊华,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区志文,广东文史馆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省非遗专家陈忠烈,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詹双晖,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周建平博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高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非遗专家王开桃,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非遗专家孔庆夫,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庄焕明,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权华,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马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周欢出席座谈会并做研讨。会议由宋俊华教授主持。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陈杭一行首先参观了白云山光华医圣堂(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州市非遗展示馆特色分馆)和企业展厅。详细了解了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白云山光华公司的发展脉络、品牌文化以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柴胡传统制剂方法。在医圣堂,观看了由白云山光华非遗传承队伍活态展示的小柴胡传统制剂方法,深刻感受到了以小柴胡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随后,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区志文代表主办方向参加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向各界对会议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柴胡制剂方法的传承保护单位,广药集团白云山光华公司在保护传统中医药文化上始终不遗余力,近年来更是以“守正传承,创新发展,弘扬文化”为核心内涵,打造了白云山光华小柴胡ip,深受人民群众信赖,造福千万老百姓。如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迎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期。因此,在新形势下举办这次座谈会,必然会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紧接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非遗处处长何菲发表致辞。她表示,白云山光华公司通过不断注入传承创新发展的实践,使得传统中医药文化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柴胡制剂方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焕发出全新活力。并表达了白云山光华“医圣堂”作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首度共建的第一批中医药非遗特色展馆之一,将与之长效共建,结合旅游业资源,打造中医药文化非遗展示新窗口美好愿景。
随后,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马蓉以“非遗为传统医药注入发展活力”为题,围绕“白云山光华小柴胡与非遗结缘”“白云山光华小柴胡的非遗传承内容”“白云山光华小柴胡的传承实践”“白云山光华小柴胡的创新实践”“白云山光华小柴胡的价值挖掘”五个方面作小柴胡传统中医药非遗项目案例分享。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陈杭在参观完毕,听取工作人员的介绍以及马蓉副总关于非遗项目案例分享后,充分肯定了白云山光华公司在推进小柴胡中医药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积极作为。随后,她以《传统中医药文化“二传”"三创”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专题分享。并指出,中医药文化是感知中华文化的生动载体,小柴胡中医药非遗文化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白云山光华公司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融入现代生活,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她为小柴胡非遗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提出探索非遗数字化的转型与创新应用、非遗传承融入学校教育的机制和路径等建设性意见。
接下来,与会人员各自分享了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经验和看法,就“中医药文化如何走出去”“中医药文化的合理利用”“小柴胡传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作了深入的交流研讨,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非遗文化研究的先进经验,为非遗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独到的智慧和战略指导。
会后还举办了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区志文与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教授、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俊华签订了《中医药文化保护研究与创新发展项目合作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