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力书写高质量充分就业“答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用心用情用力书写高质量充分就业“答卷”

2025-01-26 16:1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文章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富民之道,惟在乐业”,就业畅则民心顺,就业稳则民心安,就业好则民心乐。各地各部门要始终把就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既要把握重点,也要突出关键,在促进高质量就业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就业优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要做大就业“蓄水池”,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发展之路。从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到优化就业服务,再到提升就业质量。要大力布局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数字化企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催生了大量的新兴就业岗位,要不断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支撑,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局面,迈好“能就业”的第一步,科学谋划“好就业、就好业”。同时,劳动者供给要从增量模式向存量模式转变,从低技能低成本向高素质高人力资本需求转换,关键在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聚焦各行各业的专业化要求,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充分发挥求职者的自身优势,实现“能上岗、能稳岗”。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不仅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重要源泉。同时,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完成数字化转型,也能焕发新的生机,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优化劳动环境。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不断深化改革,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健全制度机制,推动政策落地,优化公共服务,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扎实开展劳动法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促进用人单位依法用工,规范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乱象。从支持劳动者通过线上线下实现多渠道就业,到支持劳动者就业和提升职业技能,从对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开展一站式联合调解服务,到不断提高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水平,依法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等,各地各部门要主动担当担责,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强化就业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既要抓重点,也要敢于啃“硬骨头”。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尤其是针对重点就业群体,拿出更加接地气的服务举措,既要把国家层面的帮扶政策送到就业困难人员手中,也要结合地方发展实际,拿出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措施。要深入基层一线,摸清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就业困难人员信息库,实时掌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状况和需求。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的兜底性作用,为有需要且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定制用工岗位,让不方便外出务工,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有活干,有钱挣,切实保障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推进全国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大数据+铁脚板”的服务模式。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通过“5+2就业之家”组织线上线下招聘,发布岗位需求,有效促进供需对接。一个个数字化公共就业服务的推出,让“政策找人”“人岗匹配”更精准;一场场就业招聘,增加了就业渠道;一次次技能培训,让更多人有一技傍身好就业。(鹰潭高新区党群工作部 王国强)

【责任编辑:苏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