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宁:播撒法治之“种”,氤氲清新“稻香”
“年丰粳稻香”——处暑分三候,三侯禾乃登。《说文解字》曰:“处,止也”,处暑一至,意味着炎夏将尽,气温逐日下降。暑气消退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也进入了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黄灿灿的稻种在阳光的照射下,掀起层层金浪、飘来阵阵稻香。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天然的隔离条件与显著的生态优势,使福建省建宁县成为杂交水稻制种的沃土。经过40多年发展,建宁县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我国每10粒稻种中就有1粒来自建宁。在这里,“小种子”就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大民生”。
在闽地丰收的田野上有这样一个法庭,建宁法院种业巡回审判专庭,他们在丰收时节走遍十个村镇,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制种农户、种子经纪人、种子生产商等种业从业者们化解种植养殖回收合同纠纷,破解种子款拖欠、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全方位的司法服务,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法院力量。
种业巡回审判专庭被当地百姓称为“最懂种业的法庭”。因种业法律纠纷具有专业性强、时令性强、责任认定难、维权成本高等特点,专庭特派出生于制种农户家庭,了解制种常识的法官,组成专业的审判团队,归口审理种业、耕地等案件。同时,探索建立种业技术调查官制度,提升种业案件的审判质效。
种业法律关系复杂,牵涉到企业、经纪人、农户等各方利益,每个流程和环节都可能遇到不同的法律问题。为方便群众诉讼,专庭采用“派驻法官+巡回审理”的工作模式,调度法官就近到田间地头开展巡回调查、巡回调解、巡回审判,为农民开展诉讼活动提供最大的便利,同时推动纠纷前端化解、就地解决。
建宁地处闽赣两省结合部,两地多有种子业务往来,却因不同属地管辖,合同、劳务等涉边种业纠纷频发。为保障边界种业发展,专庭与江西省广昌、南丰、黎川等毗邻县法院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共护种兴”的省际边界种业司法协作工作格局,开展“法护‘金种子’”百日攻坚执行专项行动,以平安法治边界助力种业振兴。
为进一步擦亮种业“芯片”,助力“小种子”变成大产业,专庭与县政府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种业司法服务保障促进种业振兴的十条措施》,主动与福州法院建立知识产权山海协同机制,协同构建种业信用平台,共享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职能部门、种子协会的涉种业黑名单信息,精准保障种业发展。